金絲楠木是一種大型喬木,植株高可達30米以上 ,枝干挺拔粗壯,小枝細小呈現圓柱形,表面具有灰黃色或灰褐色的柔毛 ,金絲楠木的葉片為革質橢圓形,長度在7-11厘米之間,寬為2.5-4厘米 。
金絲楠木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,適合在溫度處于15-25度的地方生長 ,因此在養殖金絲楠木盆栽的時候,要在冬季將植株放置在室內,以防氣溫過低 ,影響金絲楠木的生長。
名木歷史
歷史上,楠 、樟、梓、椆并稱為四大名木,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,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。在中國建筑中,金絲楠木一直被視為最理想 、最珍貴、最高級的建筑用材,在宮殿苑囿、壇廟陵墓中廣泛應用 。
根據《博物要覽》楠木有三種:一是香楠 ,木微紫而帶清香,紋理也很美觀;二是金絲楠(楨楠和紫楠的別名),木紋里有金絲 ,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,更為難得的是,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;三是水楠,木質較軟 ,多用其制作家具。
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制作,同時還是古代修建皇家宮殿、陵寢 、園林等的特種材料,該樹種自清代起就稀有了。晚明謝在杭《五雜俎》提到:楠木生楚蜀者 ,深山窮谷不知年歲,百丈之干,半埋沙土 ,故截以為棺,謂之沙板。佳板解之中有紋理,堅如鐵石 。試之者 ,以署月做盒,盛生肉經數宿啟之,色不變也。
金絲楠的原生態植物是大喬木 ,高達30余米,樹干通直,芽鱗被灰黃色貼伏長毛。小枝通常較細,有棱或近于圓柱形 ,被灰黃色或灰褐色長柔毛或短柔毛 。
葉革質,橢圓形,少為披針形或倒披針形 ,長7-11(13)厘米,寬2.5-4厘米,先端漸尖 ,尖頭直或呈鐮狀,基部楔形,最末端鈍或尖 ,上面光亮無毛或沿中脈下半部有柔毛,下面密被短柔毛,脈上被長柔毛;
中脈在上面下陷成溝 ,下面明顯突起,側脈每邊8-13條,斜伸,上面不明顯 ,下面明顯,近邊緣網結,并漸消失 ,橫脈在下面略明顯或不明顯,小脈幾乎看不見,不與橫脈構成網格狀或很少呈模糊的小網格狀。
擴展資料:
生長習性
喜溫暖濕潤環境 ,但又耐熱抗寒。原產地年均溫17℃左右,年降雨1400-1600毫米,多分布于蔭濕的山谷、山洼和河溝邊 ,可忍受間歇性短期水淹 。
在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沖積土或壤質土上生長最好,干旱瘠薄或排水不良處則長勢較差。 楠木為中性偏陰樹種,幼年期耐蔭蔽。其主根明顯 ,側根發達,根部萌蘗可長成大徑材 。
金絲楠屬耐蔭樹種,在全光照下常生長不良。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較陰濕環境。深根性,萌芽性強 ,生長較慢 。壽命長
金絲楠木屬于大喬木,高達30米以上,植株的主枝干筆直 ,小枝一般較為細小,表面具有灰黃色 、褐色的柔毛,葉片為革質 ,呈現橢圓形。養殖金絲楠木盆景時,要將其放置在溫度處于15-25度的環境中,確保植株順利生長。
金絲楠的外形介紹
1、金絲楠木
金絲楠木是一種大型喬木 ,植株高可達30米以上,枝干挺拔粗壯,小枝細小呈現圓柱形 ,表面具有灰黃色或灰褐色的柔毛,金絲楠木的葉片為革質橢圓形,長度在7-11厘米之間,寬為2.5-4厘米。
2、生長環境
金絲楠木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 ,適合在溫度處于15-25度的地方生長,因此在養殖金絲楠木盆栽的時候,要在冬季將植株放置在室內 ,以防氣溫過低,影響金絲楠木的生長 。
3 、施加水肥
盆栽的金絲楠木根系較淺,養護時要為其每隔3-5天澆一次水 ,每次澆水需要從盆壁處緩慢注入,避免土壤內存有積水,當金絲楠木處于生長旺盛期 ,要結合澆水為其施加一次腐熟的餅肥,促使枝葉生長的更加健壯。
4、進行修剪
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,要為金絲楠木進行修剪 ,在春季3月份,將植株上凍壞的枝條和病枝剪掉,促使金絲楠木重新生長新枝葉,而冬季12月前 ,要將植株上的密集枝剪掉一部分,減少養分的消耗。
金絲楠,是非常珍貴的優質良材 ,《博物要覽》記載,金絲者出川澗中,木紋有金絲 。楠木之至美者 ,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。水河山色清而木質甚松,如水楊之類,惟可做桌凳之類。木質堅硬耐腐 ,自古有“水不能浸,蟻不能穴”之說 。主要分布于我國四川、貴州 、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——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濕山谷、山洼及河旁。生長緩慢,而其生長規律又使大器晚成(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60--90年) ,成為棟梁材要上百年。 由于木材的光澤很強(特別是在刨片時有明顯的亮點,有人據此為金絲楠),即使不上漆,也越用越亮 。